中學篇

談直升機父母
2012-12-12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談直升機父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庇理羅士女子中學  中四  吳昕樺

我曾經在報章上閱讀過一篇由一位十一歲小孩撰寫的文章,名為「我是港孩,但我不要做『港孩』」,內容所描述的父母,是典型「直升機父母」。

作者每天起床,傭人就會為他穿衣、梳洗、做早餐……然後爸媽就會為他安排好接下來一天的工作,例如溫習時間表、上課外活動等,令他每一天都在父母的安排下渡過。

他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男孩,但在父母的寵愛下,沒機會自己照顧自己,成為了「港孩」。例如,有一次作者五年級時,希望自行橫過馬路去補習,好不容易媽媽答應了,但她仍暗中跟在後面。又有一次,他和同學去踢足球,媽媽不放心,安排傭人在球場內守候,令他覺得自己像一個在運動的囚犯,不是味兒。

我開始懷疑,難道一個十一歲的男孩還沒有自我照顧能力嗎?

這讓我反思「直升機父母」的現象:有被寵壞的孩子,就一定有寵壞孩子的父母。「直升機父母」無所不在,無所不管。在孩子的上空盤旋,無時無刻不守望孩子的一舉一動,介入孩子的一切。這對孩子根本沒有好處,難道孩子不能學習自我獨立嗎?父母對孩子的愛,孩子當然明白,但是愛是否應包括對孩子的信任呢?如果父母介入孩子的一切,反而令孩子錯失學習獨立的機會,令他們成為一個依賴保護,嬌生慣養,無法適應新事物的人,從而對他們的將來造成障礙。而父母過於呵護孩子,全盤照顧孩子日常所需,亦會培養孩子成為自理能力低、情緒智商低、抗逆能力的「三低者」,阻礙了孩子身心發展。

平時,「直升機父母」更為孩子安排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,深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。這些父母中有一些人曾在困苦、受忽略的環境下成長。他們當了父母後,很自然地希望在孩子身上補償,期待給他們自己渴望、不曾滿足的東西,盼望培育完美小孩,從零歲起跑。但是年紀幼小的孩子怎能一下子吸取那麼多知識呢?揠苗助長的結果,就是導致自己孩子過分依賴、神經質、不開朗,成了永遠離不了巢,不能搏擊長空的小鳥。

我明白資本主義社會強調競爭、汰弱留強、成敗論英雄的極致表現,父母希望能讓自己的孩子表演出眾,擔心他們被社會淘汰。但是那有成功的故事不存在著背後的失敗呢?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與正確的價值觀,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。

家長必須有堅定的方向與正確的教育理念,不可隨波逐流而改變方向,而喪失理念。

  拜托你們了,為了社會,為了未來,請你們跳下直升機吧。